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自然不能不使他产生生命将尽的感觉,回顾往昔,而萌生写回忆录的念头。
而就在这部回忆录写成的第二年,海明威在他的凯彻姆住所用一支猎枪向他的头颅开枪自杀了。
“一九六一年七月二日早晨,玛丽·韦尔什·海明威,他的第四任妻子正熟睡在楼上的主卧间里。
突然一声像两只抽屉砰地关上的声音使她惊醒了过来……”
海明威已经死了三十八年。
今年,《纽约客》周刊(一九九九年五月二十四日)为了纪念他诞辰一百周年,发表了美国女作家莉莲·罗斯的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三十八年来人们在海明威死亡的性质上一直有不少揣测,“玛丽说这是一次意外事故,我相信她的话。
海明威不能容忍自杀这种行为。
他会说,‘别死。
这是我所知道的唯一毫无意义的事情。
’他热爱生活也相信生活。”
〔3〕然而,从他的父亲的自杀,从他的一向以自己健壮的体魄自豪,视写作为无比神圣的事业,一旦失去健康,甚至丧失了记忆力,行将成为朽废之物,他选择了自杀也是很自然的。
他的亲人作如此宣告,无非是为贤者讳。
虽然如此,我们仍将向海明威表示感激之情。
他身心遭受严重摧残之余,回首当年,往事历历,有不能已于言者,于是奋笔写成这部引人入胜的忆旧之作,使我们能与作者一起重游二十年代的巴黎,在塞纳河畔徜徉,在林荫道旁的咖吧闲眺;使我们得以一个个地结识他当年的旧友,那慷慨大度的庞德,二十年代轰动西方文坛的现代派小说家乔伊斯,英才早发、为娇妻所累而壮志未酬的菲茨杰拉德,专横而又好客、倾心于现代流派的新文学艺术、体态装束如意大利农家妇的斯泰因;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我们尊敬的朋友海姆,这是朋友们对他的爱称。
海明威在他告别人世的前一年写成这部最后之作,无愧为一个英气勃勃的男子汉,无愧为一个矢志献身文学的伟大小说家。
他的这种精神鼓励着我们在生活中奋进。
译者亦老且病矣,两次癌疾两度手术,幸赖高明医师的妙手,在术后休养期间犹能握管译书,以解卧病之孤寂。
译成之日适逢作者百年诞辰,不胜欣快,跻身译界忽忽已近半个世纪,我亦可以搁笔矣。
汤永宽
一九九九年八月
注释
〔1〕 据威廉·博伊德文“触动最痛的伤疤”
(WilliamBoyd:TouchinghisworstScars,《泰晤士报文学增刊》1999年7月2日),帕特里克在前言中告诉我们这部未加题名的遗稿有20万字,显然不是日记,而是半部小说。
其实乃是海明威与他的第四任妻子玛丽在五十年代初去非洲狩猎的实录。
此书的题名取自海明威在书中的一段话:“在非洲,一件东西只有晨光熹微时才是真实的,到了中午就变成了一个谎言……”
博伊德对于海氏家人发表这质量平平的遗稿颇不以为然,认为有损海明威的名声。
〔2〕 在此期间海明威写出了短篇集《在我们的时代》(1925)、中篇小说《春潮》(1926)和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1926),因此,在与哈德莉分手时,为答谢他们共同奋斗的生活,他把《太阳照常升起》题赠给哈德莉并表示该书的版税亦归于她。
〔3〕 莉莲·罗斯:“海明威告诉我如此种种”
(LillianRoss:HemingwayToldMeThings,《纽约人》,May24,1999)。
常言道不偷,不骗,不拐,不抢,只拿,劫富济贫,方为侠盗。罗睺害羞地说其实我就是这样的侠盗。洪荒大地上所有生灵都对他竖起了中指,狂吼道无耻。...
上古年间,天地不仁,魔修作乱,生灵涂炭,魄修涣散,兽修避战,诸双神者萎靡不振,在此世界倾覆之际,有叶氏问天者,修为旷世,凭绝世神兵灭世魔刀,以一己之力,独战魔修六大双神强者十数日,终斩杀二人,重创四人,成就双神之神威名自此天下魄修重归一元,奉叶氏为首,与魔修大战于禁忌之海,此战叶氏身陨,天魔神亦亡。万年之后,其后人叶魄,沿承先祖印记,再度踏上了先祖当年的九死之路...
林峰本是一个特工,一次任务成功,却让他付出惨重代价!远离硝烟弥漫的战场,回到了久别的城市。却没想到第一天上班就得罪了董事长千金,意外之后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公告现在插播一条重要新闻,午夜幽魂童鞋发新书啦,书名混沌大主宰,这是一本玄幻和修真相结合的小说,是小影最新的尝试,希望能够给亲们带来快乐!...
陈炎刚从乡下来,就看到未婚妻遇到碰瓷,挺身而出,没想到未婚妻翻脸不认人,把他独自扔在半路上...
身怀佛家神通,进入国公府成为杂役,江湖之中,庙堂之上,儿女情长,英雄壮歌。 VIP群129395774,全订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