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周桓王在思考之后,选择了郑国,因为郑国势头很猛,有方伯之势,只要能打压住了郑国,周朝的权威就将重铸。
周桓王坚信:周王伐郑,郑国只能请降,绝不敢迎战。
因为周郑之战一旦开打,不论胜败,郑国都败了。
周朝虽然衰弱,但毕竟还是周天子说了算(天下共主),郑庄公以臣战君,名义不顺。
即便郑庄公得胜,也将失去人心,失去诸侯的支持。
郑庄公只有请降一条路。
周桓王心中有自信,但为了扩大声势,周桓王又向陈国、蔡国、卫国发出诏令,一起讨伐郑国。
蔡国与卫国曾在戴国与郑庄公大战,损兵折将,旧恨未消,又修理郑庄公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陈国却是不得已而助战。
陈国与郑国交好后,双方相碍无事,只是陈国公子佗效仿州吁弑君自立,不敢惹事,所以才出兵相助。
但是陈国军民对公子佗很不满,军心很不稳,陈国是四国联军的短板。
四国大军浩浩荡荡地向着郑国来了。
周桓王相信,郑庄公是个聪明人,出于政治利益考虑,郑国定会请降。
但是,周桓王忽略了一件事情:仇恨。
当仇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政治便会向后放一放。
一直以来,周国对郑国无理的压制,已让郑庄公忍无可忍。
所以,当祭足劝谏郑庄公“不如遣使请罪”
的时候,郑庄公破口大骂:周桓王夺我政权,现在又向郑国用兵,郑国君臣三代勤王之功付诸东流!
此番不打压其锐气,社稷不保!
郑庄公不是石守信、高怀德!
要想郑庄公低头,只有一战!
!
周桓王伐郑失败归国后,越想越憋屈,于是决定向各诸侯国发起号召,一起来讨伐郑国。
周公黑肩一看小祖宗还要闹事,赶紧劝。
但是,由于周桓王惹事的次数太多了,黑肩也烦了,也不用辞令了。
直接说:现在诸侯都跟郑国是一伙的,你发起号召,谁响应你?这事就不要再提了,提多了丢人!
周桓王这才消停了。
周桓王以为这事丢了脸,其实,更严重的是周朝失去了最后的权威。
楚国熊通见周桓王伐郑失败,且无力报仇,心知周朝的统治已经结束。
于是,熊通悍然称王。
中国人最讲究“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熊通称王对周王朝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在政治旗号上,周朝再非唯一的王权。
乱世真正地开始了。
周国彻底地消失在了历史的舞台上,在此以后,诸侯只将周王权当做棋子使用。
一个属于英雄的时代正在开启!
郑庄公虽然扛王得胜,但在政治上也已深受打击。
在此以后,郑庄公再也没有大规模的举动,五年以后,郑庄公黯淡离世。
郑国主宰的时期已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