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67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卷 白衣飘飘的年代 第三章 大学精神(第4页)

他指出,应当让大学联合起来,自由地交流观点;竭尽全力地去协调冲突,去理解和接受分歧,去鼓励学生和教师之间有益地合作;让图书馆、博物馆极其他学术资源得到更广泛地共享;让彼此在一种互敬的基础上,去

追求开放的思维、自由的探索、真诚的交流。

三是要有大师的大学。

一所好的大学,要有大量的德才兼备的大师级教授。

他们构成了一所大学独特精神魅力的最重要的载体,大学的学术结构模式是在一种特定的民族历史和文化氛围中形成的,大师们用他们一言一行构筑成民族的精神。

他们追求的是真理,而不是热衷于政治和名利,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自己的人格。

一个好大学应该有它自己的传奇,这种期待与任何一个年轻人的梦想心理有关。

“五四”

时的北大里名人、怪人荟萃一堂,蔡元培“兼容并包”

的思想在改革后的新北大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三十年代的清华以拥有“清华四导师”

为自豪,包括后来的钱钟书则更是故事不断。

到了抗日时期,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一并暂迁至云南昆明,取名西南联大——随之,三校精英不断思想交汇碰撞,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充分保持了自由的学术气氛。

那段时期恐怕是中国百年现代大学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回忆。

四是要办成综合型的大学。

要反思1952年以来的全国范围的院系调整给大学本身带来的伤害。

单一的效仿国外模式,永远是东施效颦,形成不了自己的学术权威。

要重视文史哲和数学这样的基础科学,因为这是所以科学的基础。

我们要培养不仅是工程师、科学工作者,我们更要培养具有自己独特思考能力和视角的人才。

大学乃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它描绘出理智的疆域,在那里对任何一切既不侵犯也不屈服。

这篇文章在杨月和徐丽两位“领导”

的亲自关怀下,发表了。

李思明和她们没想的是,这篇文章立刻得到广大学生的拥护,人人都在谈论这个话题,有人忍不住发表文章,表达他们的看法,当然是在《未明湖周刊》上发表了,一时让两人应接不暇。

最后教师们也坐不住了,纷纷拿起笔来谈自己的看法,认为这篇文章的观点值得推崇,在当前刚从文革中恢复过来的北大及所有高校的建设,具有建设性意义。

有的人打听这个叫李思明的是那位高人?

北大学报和人民日报也先后加入了讨论中,认为在当前百废待兴,迫切需要发展教育事业,提高科技水平实现“四个现代化”

的形势下,讨论这个问题很有必要,肯定了其中的积极意义。

而事件的“罪魁祸首”

李思明同学,正在实验室里享受他的快乐时光。

实验室里器材奇缺,不过他不在乎,这里只不过是他写书的幌子而已。

他需要时间去回忆已经几年未曾碰过的专业知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