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章 皇太极(1)
失败的努尔哈赤悲愤了几个月后,终于笑了——含笑九泉。
老头笑着走了,有些人就笑不出来了——比如他的几个儿子。
当时,具备继承资格的人,有八个。
这八个人分别是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
四小贝勒:阿济格、多尔衮、济尔哈朗、多铎。
位置只有一个。
拜许多“秘史”
类电视剧所赐,这个连史学研究者都未必重视的问题,竟然妇孺皆知,且说法众多,什么努尔哈赤讨厌皇太极,喜欢多尔衮,皇太极使坏,干掉了多尔衮他妈,抢了多尔衮的汗位等等等等。
以上讲法,在菜市场等地遇熟人时随便说说,是可以的,正式场合,就别扯了。
事实上,打努尔哈赤含笑那天起,汗位就已注定,它只属于一个人——皇太极。
因为除这位仁兄外,别人都有问题。
努尔哈赤确实很喜欢多尔衮,可是问题在于,多尔衮同志当时还是小屁孩,游牧民族比较实在,谁更能打、更能抢,谁就是老大,要搞任人唯亲,广大后金人民是不答应的。
四小贝勒里的其他三人,那更别提了,年龄小不说,老头还不待见,以上四人可以全部淘汰。
而四大贝勒里,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没资格,排除,莽古尔泰比较蠢,性情暴躁,排除,能排上号的,只有代善和皇太极。
但是代善也有问题——生活作风,这个问题还相当麻烦,因为据说和他传绯闻的,是努尔哈赤的后妃。
代善是聪明人,有这个前科,汗位是不敢指望了,他相当宽容地表示,自己就不争这个位置了,让皇太极干吧。
于是,在众人的一致推举下,天启六年(1626)九月初一,皇太极登基。
在后金将领中,论军事天赋,能与袁崇焕相比的,只有三个人:努尔哈赤、代善、皇太极(多尔衮比较小,不算)。
但要论政治水平,能摆上台面的,只有皇太极。
因为一个月后,他做了一件努尔哈赤绝不可能做到的事。
天启六年(1626)十月,袁崇焕代表团来到了后金首都沈阳,他们此来的目的是吊丧,同时祝贺皇太极上任。
在很多书籍里,宁远战役后的袁崇焕是很悲惨的,战绩无人认可,也没有封赏,所有的功劳都被魏忠贤抢走,孤苦伶仃,悲惨世界。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说法是未经史籍,也未经大脑的,因为就在宁远胜利后的几天,袁崇焕就得到了皇帝的表扬,兵部尚书王永光跟袁崇焕不大对劲,也大发感慨:
八年来贼始一挫,乃知中国有人矣!
总之,捷报传来,全国欢腾,唯一不欢腾的人,就是高第。
这位兄弟实在太不争气,所以连阉党都不保他,被干净利落地革职赶回了家。
除口头表扬外,明朝也相当实在,正月底打胜,2月初就提了,先是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一个月后又加辽东巡抚,然后是兵部右侍郎,两个月内就到了副部级。
部下们也没有白干,满桂、赵率教、左辅、朱梅、祖大寿都升了官,连他的孙承宗老师也论功行赏了。
当然,领导的功劳是少不了的,比如魏忠贤公公,顾秉谦大人等等,虽说没去打仗,但整日忙着阴人,也是很辛苦的。
无论如何,袁崇焕出头了,虽说他是孙承宗的学生,东林党的成员,但边界得有人守吧,所以阉党不难为他,反正好人坏人都不管他,任他在那倒腾。
几个月后,得知努尔哈赤死讯后,他派出了代表团。
这就倒腾大了。
在明朝看来,后金就是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强盗团伙,压根不是政权,堂堂天朝怎么能和团伙头目谈判呢?
第一章 皇太极(2)
所以多年以来,都是只打不谈。
常言道不偷,不骗,不拐,不抢,只拿,劫富济贫,方为侠盗。罗睺害羞地说其实我就是这样的侠盗。洪荒大地上所有生灵都对他竖起了中指,狂吼道无耻。...
上古年间,天地不仁,魔修作乱,生灵涂炭,魄修涣散,兽修避战,诸双神者萎靡不振,在此世界倾覆之际,有叶氏问天者,修为旷世,凭绝世神兵灭世魔刀,以一己之力,独战魔修六大双神强者十数日,终斩杀二人,重创四人,成就双神之神威名自此天下魄修重归一元,奉叶氏为首,与魔修大战于禁忌之海,此战叶氏身陨,天魔神亦亡。万年之后,其后人叶魄,沿承先祖印记,再度踏上了先祖当年的九死之路...
林峰本是一个特工,一次任务成功,却让他付出惨重代价!远离硝烟弥漫的战场,回到了久别的城市。却没想到第一天上班就得罪了董事长千金,意外之后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公告现在插播一条重要新闻,午夜幽魂童鞋发新书啦,书名混沌大主宰,这是一本玄幻和修真相结合的小说,是小影最新的尝试,希望能够给亲们带来快乐!...
陈炎刚从乡下来,就看到未婚妻遇到碰瓷,挺身而出,没想到未婚妻翻脸不认人,把他独自扔在半路上...
身怀佛家神通,进入国公府成为杂役,江湖之中,庙堂之上,儿女情长,英雄壮歌。 VIP群129395774,全订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