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那么痴情、痴心的痴字为什么也要从疒字头呢?
《词源》里解释“痴”
有三个义项:第一个,“不聪慧,呆”
;第二个,“癫狂”
;第三个,“爱好至入迷”
。
我们不论爱情中的女子会属于哪一种状况,毫无疑问,太过痴情,即使不是病态,也都有不正常、不清醒、分寸失当的地方。
那么,霍小玉是不是完全符合这个标准呢?
其实,这也是我在中国传统经典爱情这个系列里讲到名妓情爱不从魏晋南北朝讲起,而要从唐代的霍小玉讲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上,讲到名妓情爱,我们说最早且有名的名妓情爱故事早在唐以前就有,比如南北朝时期的钱塘苏小小,她与当朝宰相之子阮郁在美丽的西湖边相识相遇,他们也曾海誓山盟,但后来阮郁迫于家族压力离她而去,苏小小很坦然,甚至是表现得很宽容,悄无声息地就退出了阮郁的生活,当然她内心可能也有着巨大的痛苦,所以她在十九岁的时候就咯血而死了,但这种表面的平静好象是很止乎礼仪,对一个妓女来说好像是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但我以为这也是过于痴情的另一种表现,另一个极端,同样不自然,同样不正常,同样是有着些病态的内涵的。
后世的文人,从白居易到李商隐到苏东坡,甚至在现代也有不少大文豪写文章褒扬苏小小的这种在爱情中不恨不怨的恬淡境界,我却不以为然,男人这样推崇苏小水,是因为男人在骨子里都希望可以遇见这样不计较的女子,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出现,又可以在任何不需要的时候悄无声息地走开,这样多好,不麻烦,没负累,若天下都是这样的痴情女子,那可是男人的大同世界、理想社会了。
所以,我以为苏小小的境界固然让男性们向往,但在她身上并没有体现出女性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爱情中除了痴情之外,还应该具有的丰富内涵。
女人,或者说女性,在情爱生活中如果只有痴情的话,那她的爱情一定是病态的,况且痴情本身就有着病态的成份。
所以我们才要从霍小玉开始,因为后世具有感天动地的情爱故事的名妓们,并不是像苏小小一样只有着痴情,不论是霍小玉、杜十娘,还是柳如是、李香君,在她们身上,除了痴情之外,还有一些更纯粹,更丰富,更高妙的内涵,让她们能在中国经典爱情的历史长河里熠熠生辉。
但这种内涵如果不是痴情这个词可以概括的,那么它又应该被叫做什么呢?
过了两年之后,在李益被朝廷授于“郑县主簿”
官职,即将去赴任的时候,这时候霍小玉开始从痴情的沉醉里醒了过来。
她知道,士子一般赴官之后就开始要面临着婚配的问题,而自己的身份与李益是有距离的,而且通过李益,她也了解到李益“堂有严亲”
,也就是有一个很厉害的妈,所以她认定“君之此去,必就佳姻,盟约之言,徒虚语耳”
。
这写出霍小玉智慧与清醒的一面,揭示出婚姻与爱情难以调和的现实矛盾。
按正常的思维,两人的婚姻已毫无希望与可能,但霍小玉却以超常的思维提出了超常的办法。
她坦诚地对李益说:
“妾年十八,君才二十有二,迨君壮室之秋,犹有八岁。
一生欢爱,愿毕此期。
然后妙选高门,以谐秦晋,亦未为晚。
妾便舍弃人事,剪发披缁,夙昔之愿,于此足矣。”
也就是说,我与你的爱但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我也不敢奢望能与你白头偕老,只求能与你约定八年的欢乐时光,而且这八年霍小玉是替李益算好的,就是李益最多可以拖到三十岁结婚,我们讲杨贵妃的时候说过,白居易三十六岁才结婚,所以李益三十岁结婚也没什么。
共渡八年欢乐时光之后,你去成家也好,“妙选高门”
也好,我都不会阻你的前程,而我,此生的心愿已足,我会带着这八年最完美的爱,舍弃红尘,遁入空门。
我个人觉得,作出这个决定既是很艰难的,又是很智慧的。
从霍小玉的角度说,艰难在于舍弃婚姻,智慧则在于选择爱情。
当然,这里头也体现了霍小玉浪漫的理想化的性格,但这与她冷静的判断、清醒的认识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现实与浪漫紧紧地揉在一起,才最能体现出最独特、最深刻的人性美。
我以为霍小玉最耀眼的闪光点也就在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