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节:虚假的泡沫经济(3)
按照这样的定价方式,计算机制造商创造出这样的业绩:从2002年第一季度到2003年第三季度,销售收入从2 621亿美元增长到3 903亿美元,增长幅度为1 282亿美元,或者说,增长率为49%。
听起来的确不错。
但是按美元的真实价值计算,收入则是从719亿美元增长到883亿美元,增长幅度只有164亿美元。
通货膨胀带来的繁荣不过是涓涓细流。
从经济学角度看,两者的差距是巨大的。
但令人费解的是,大多数人据以得出结论的恰恰是这些虚假数字。
官方数字与真实情况之间的巨大反差说明,高科技行业在美国经济中的重要性一直在被人为夸大。
从销售额、就业和已实现利润的角度看,它的作用显然是微不足道的。
高科技行业的利润一直令人沮丧。
在这个方面,工业革命及其给后人带来的教训值得反思。
新技术的运用,必然带来整个经济的巨变,创造出拥有高就业容量的新兴行业,这不仅是技术革命的必然结果,也是技术革命的前提。
它会显著改变社会经济生活,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
那么,我们所说的科技革命到底能不能算是一场新工业革命呢?两者几乎毫不相干。
相比之下,这个被安迪·凯斯勒(Andy Kessler,著名分析师、投资银行家、风险资本家和对冲基金经理)称为iPod经济的高科技新行业,不过是徘徊在社会边缘的一次革新,根本就不可能代表社会的主流。
因此,以这种行业为基础来衡量社会生产,显然是具有欺骗性的。
到底是利润复苏,还是盈利骗局?
按官方统计方法——也就是源自政府和官方的“美国收入和产品账户(National Ine and Product Accounts,NIPA)”
'2'提供的数据,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利润绝对是相当可观的。
但众多利润研究的结果却让我们看到另一幅完全不同的画面,让我们大跌眼镜。
大多数经济学家更喜欢那些高度综合性的数字——比如说,按存货估价和资本支出调整后的企业利润。
这样的数字无疑是含混不清的,因为这个数字包含了金融业数据,而后者已超过1?6万亿美元,这就混淆了经济增长趋势的真实面目。
与经济衰退期的低谷相比,总量数字已上升60%左右。
但归根到底,问题就在于:这个数字包括金融业利润。
在所谓的“真实经济”
(即不包括金融业在内的经济)中,这个指标却大相径庭。
与1997年高峰期的5 734亿美元相比,非金融业真实经济的税前利润在2001年再创新低——3 572亿美元。
尽管已公布利润在整个2006年一直处于缓慢增长状态(截至2006年第三季度,已达8 143亿美元),但企业利润却依旧停滞不前。
以制造业为例,事实便一目了然。
我们会发现,制造业的企业利润和十年前几乎毫无二致。
非金融业的收益主要来自零售。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对就业和利润到底意味着什么。
比较一下典型的制造业利润,我们就会看到,10年以来,制造业的利润状况停滞不前,因此,我们根本找不到任何能证实经济确有改善的依据。
因此,这种反映在GDP数字上的失常现象——也就是被我们的领导者称为普遍性的“增长”
根本就没有发生过,因为在住房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拥有住宅的消费者实际上是在用借款来补偿其收入的下降。
一方面,是收入驱动型的支出大幅下跌;另一方面,则是负债驱动型的支出急剧上涨。
最终的结果,当然是泡沫推动下的利润增长。
换一个角度看,源于工资和薪水的收入驱动型支出实际上也属于经营性支出。
而信贷融资,则会形成企业的收入。
现在,我们还可以用同样的逻辑从整体上对经济进行分析。
常言道不偷,不骗,不拐,不抢,只拿,劫富济贫,方为侠盗。罗睺害羞地说其实我就是这样的侠盗。洪荒大地上所有生灵都对他竖起了中指,狂吼道无耻。...
上古年间,天地不仁,魔修作乱,生灵涂炭,魄修涣散,兽修避战,诸双神者萎靡不振,在此世界倾覆之际,有叶氏问天者,修为旷世,凭绝世神兵灭世魔刀,以一己之力,独战魔修六大双神强者十数日,终斩杀二人,重创四人,成就双神之神威名自此天下魄修重归一元,奉叶氏为首,与魔修大战于禁忌之海,此战叶氏身陨,天魔神亦亡。万年之后,其后人叶魄,沿承先祖印记,再度踏上了先祖当年的九死之路...
林峰本是一个特工,一次任务成功,却让他付出惨重代价!远离硝烟弥漫的战场,回到了久别的城市。却没想到第一天上班就得罪了董事长千金,意外之后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公告现在插播一条重要新闻,午夜幽魂童鞋发新书啦,书名混沌大主宰,这是一本玄幻和修真相结合的小说,是小影最新的尝试,希望能够给亲们带来快乐!...
陈炎刚从乡下来,就看到未婚妻遇到碰瓷,挺身而出,没想到未婚妻翻脸不认人,把他独自扔在半路上...
身怀佛家神通,进入国公府成为杂役,江湖之中,庙堂之上,儿女情长,英雄壮歌。 VIP群129395774,全订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