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传统互助性社会是一种低成本的生活模式,而用金融代替后必然导致生活成本上升,金融服务不是免费的午餐。
我们以买房为例子,我们在按揭买房的时候,确实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是我们也将几乎相当一栋房的利息给了银行。
传统社会,一家有事大家帮,可以让生活成本非常的低, 如果都通过买卖关系来实现,则大大增加了生活成本,这点才是最重要的。
保险、债券等金融工具对社会的发展确是有一定的作用,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将他的作用无限的拔高。
总之金融本身并没有什么逻辑,而金融现象都是科技进步和国家的政治制度在经济上的反应,我们千万不能相信什么金融万能论。
发展金融、消费驱动更是十足缪论。
他的经济学水平只相当于国内知识界在1998年至2000年的水平,如果他的书在前几年与那个“美国老太太的故事”
,一起卖,肯定会更火一些,也就不用再搭《货币战争》的顺风车了。
也有网友看过后,认为但既然名之为“金融的逻辑”
,却不知其逻辑何在?感觉到处处是漏洞。
其一,先有结论再找论据,而且一眼可知是为了论证结论而赋予前因某种特性——这自然可以立于不败,却也是最大的硬伤;其二,罗列前后两个事实,未有任何因果阐述,却得出前一事实导致后一事实的结论。
也有网友评论到:在《金融逻辑》若干哗众取宠的伟大标题下往往只是配以文不贴题的狭窄内容,所论便显得牵强附会、抓襟见肘、力不从心。
全书所论总体上倾向于“金融至上逻辑”
与“消费至上主义”
,显露出“万般皆下品,唯有金融高”
的执着。
而这种倾向恰恰是导致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正是人类急需深刻反省纠正的偏激倾向。
因未彻底开放金融市场而幸免于大难的中国更是应该痛定思痛,认真吸取前车之鉴,对西方经济与金融制度及理论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实事求是分清利弊正误,避免重蹈西方覆辙,此乃至关紧要的当务之急。
正值此时发行的《逻辑》却颇多反其道而行之论,耐人寻味。
有网友认为《金融逻辑》高喊“你可以没有逻辑但不可以没有金融的逻辑”
以招揽读者,真可谓够噱头、够时尚的了!
但其中包含的一些荒谬逻辑令人读之不禁扼腕叹息:“你可以精通金融的逻辑但不可以无视常识的逻辑啊!”
。
想看书来
第一节 本章前言
第一节 本章前言
这些年,学者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一个群体,在讲世界经济大败局时,笔者指出这些经济败局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在学术上不能独立,因此我们也非常有必要看看中国的学术现状。
据笔者观察,中国的经济学者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数学型经济学家,这类经济学家目前仍居主流,主要表现是“唯GDP主义”
,他们不关心中国经济的实质,只要GDP实现增长,他们就非常高兴,在分析经济时喜欢从GDP构成出发,“三驾马车”
是他们的常用词;第二类是政治型经济学家,这类经济学家喜欢从政治的角度分析经济,早年以何新为代表,近年来以张宏良、时寒冰为代表,这类经济学家战略思维比较强,喜欢从性质的角度分析问题,第三类是工科经济学家,这类经济学家是近年随着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反思登上经济学舞台的,以钟庆、白益民等为代表。
另外据笔者进一步观察,自2006年钟庆的《刷盘子还是读书—反思中日强国之路》一书首开中国财经畅销书之先河后,中国近几年最具影响力的财经畅销书的作者都具有工科背景,比如钟庆学习的是自动化专业,现在仍然从事自动化行业,《刷盘子还是读书—反思中日强国之路》是2006…2007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财经畅销书,2008年最具影响力的财经畅销书《货币战争》的作者宋鸿兵学习的也是自动化专业,2009年最具有影响力财经书畅销书《三井帝国在行动》的作者白益民学习的是化工专业,2010年新出版的财经畅销书《重燃中国梦想 》的作者姚余栋学习的是机械专业。
笔者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偶然现象,但笔者可以肯定的是经济发展主要是工业的发展,而工科学者长期在工业领域工作,对中国经济的“短板”
在哪里非常清楚,这是那些根据数据做研究的学者所永远不能做到的。
从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看,数学型经济学家被看做是“误国”
的典型,而政治型经济学家拥有强大的粉丝群,时刻以“卫国”
为己任,金融和产业两大领域是他们主要的关注目标,但是要实现“强国”
,必须依靠工科经济学家,因为只有工科经济学家才真正的“懂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