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同文馆编书这个差事,如今得算冷门里的冷门。
从先帝的父亲荣熙帝在位那会儿,就召集了一批人手,建了同文馆,开始编书。
不得不说,荣熙帝是个文武双全的明君,论武,他打服了东北的高丽人,让东北五十年来风平浪静;论文,他治下三十年,诸子百家各有论述,到了他在位的最后十年,他兴起了编一部书的想法,想将历朝历代的书总汇在一起,编一部大成之作,于是,他建了同文馆。
只可惜,这同文馆刚刚建好没几年,荣熙帝就驾崩了,继任的是他的独子祺武帝。
只看名号,就知道这位皇帝是好武之人,他不但继续压服东北,还在西北打了一次大胜仗,将西北的羯奴人逼退三千里,险些连老巢都被端了。
而这场大战里头,领兵的就是已故老潞国公陈屿。
只是打仗这事儿,实在太耗银钱。
所谓穷文富武,祺武帝这仗是打得痛快,花的钱也着实太多。
且重武便少不了轻文,同文馆那编书的大事也是要花银子的,却年年被挪用,既没银子向民间征书,又没银子养人,也就渐渐搁置了下来。
如今还在馆里的,要么是当真喜欢编书的,要么就是没本事再去谋个差事,不得不继续在馆里耗着的。
“同文馆……”
顾运则虽然前头说过听从孟老太爷的话,这时也不由有些犹豫。
他能读书,肯读书,可是读书是为了入仕,他家门清贫,读书就是为了光大门楣,那自然就要做官,还要尽量升迁呢。
但进了同文馆,那便是去烧冷灶,几时能出头呢?
“素筠昨日已然入同文馆做司录了。”
孟老太爷并没再多说什么,只是补充了一句。
素筠是孟节的字,当初孟老夫人怀着孟节的时候,孟老太爷的母亲还在世,曾梦见了一丛翠竹,老太太觉得是个孙女,就起了名字叫做素筠。
谁知没等孟节出世,老太太就亡故了,生下来却是个男儿,孟老太爷遂起名为节,为了纪念母亲,又把素筠这个有点儿女气的名字给孟节做了字,倒是跟下头孟素蓉孟素兰姐妹两个的名字正好排了起来。
“舅兄——”
顾运则更犹豫了。
孟老太爷绝不会害自家儿子,同文馆这条路一定是他千思万想才挑出来的。
可是孟节与他又不同,孟节是个当真爱做学问的,编书这事儿,纵然让他烧十年二十年的冷灶,孟节也是坐得住的。
何况孟家家底厚,满可以供着孟节做学问。
顾家却不成,难道要他全家再都靠着孟素蓉的嫁妆过日子么?京城居,可是大不易。
“你也与素蓉商议一番,横竖才入京,此事不急。”
孟老太爷也不催促顾运则,反正同文馆那地方,只有想出来的,没有想进去的,随便什么时候你说要进,里头人都巴不得呢。
“是。”
顾运则也想好好考虑一下,便低头答应下来,“又劳岳父费心了。”
孟老太爷笑了笑:“仕途亦如作文,起承转合高低上下,不必太计较一时之得失。”
转头问孟节,“珩儿该回来了罢?叫他来给姑父姑母请安。”
孟节看了看天色:“此时也该回来了。”
又向顾运则道,“珩儿在青文书院读书,我看浩哥儿年纪也不小了,妹丈若是愿意,不妨也送到青文书院去,他们兄弟倒好相互照看。”
青文书院在京城名气不大,但里头扎扎实实都是做学问的人,且不收那等勋爵人家子弟,只收这些需要通过科考晋身的学子,比起北麓书院来略嫌古板,却更多严谨。
顾运则也是有所耳闻的,自然称谢不迭。
顾浩然在北麓书院读了半年的书,学问是进益了,可是性情也浮躁了些,倒是进青文书院去好生板一板才是道理。
前头男人们说话,后头孟素蓉跟林氏也在说话。
“这院子跟妹妹当年住的时候差不多,也就是两年前把中间的院墙去了,倒正好今日派上用场。
被人陷害,却报仇无门,被人栽赃,却无法申冤。重生后的陆政东发誓要改变这一切前世所招的白眼,他要千百倍奉还!今世他誓要做人上人,打破这前世的屈辱!沧海横流,方显英...
本书简介好命的女主在末世前得到了玉兰空间,可以种花种草种菜种粮,可以修炼修行修法术,可以存吃存喝存药品,无限灵力无限空间无限好,这还不算,不但提醒女主末世要来,提醒了那就赶紧筹备吧。完了之后居然自己住的地方还建立了大基地,都不用一路奔波。但是,有人却惦记上了宝贝,为母则刚,谁敢动我的宝贝,纳命来吧!!...
阴山一白骨,行走在大千世界,从冥府开辟,到洪荒破碎,当然,这和他并没有什么关系,什么东西能够让愁眉苦脸的平心娘娘会心一笑,才是他奋斗的目标。...
苏瑜强势了几十年,把家里老老小小管的服服帖帖的,在家称王称霸,终于有一天‘因果循环’回到了六十年代,成为了老实人苏大姐。新婚被吹枕头风的大弟正在闹分家产,...
他不是皇帝,却黄袍加身他一生不臣,却掌控大明的经济命脉他吃了一碗泡面,到了明朝。一柄狙击枪,横扫后金,踏平番邦,远洋琉球,重振汉明雄风!...
一卷萌妖纪,缤纷大世界。不疯萌,不成活!这是一个纯真少年被不良萌妖一边调戏一边修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