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徐生洲正在快速翻阅田寿平的论文,包括公开发表的,也包括学位论文。
田寿平来得很快。
上午刚开完新闻发布会,中午就接到田子良院士的电话,说他的学生田寿平已经抵达金陵,下午会到神州大学拜见,希望徐老师多多指导。
徐生洲不敢怠慢,毕竟田子良的江湖地位崇高,田寿平与田子良的关系更是不言而喻,百忙之中专门抽出时间接待了田寿平。
但论文还是要看的,问题还是要问的。
田寿平真要有问题砸在自己手里,倒霉背锅的还是自己!
田寿平坐在徐生洲对面,稍稍有些拘谨,不时打量几眼面前这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大神。
很年轻!
这是徐生洲给他最直观的第一感受。
这些年来,田寿平一方面享受着“田子良院士之子”
带来的巨大便利,一方面又很讨厌别人用“田子良院士之子”
的眼光来看自己,总觉得自己即便不是田子良的儿子,就凭个人的努力和天赋,也不会比任何同龄人差!
直到他遇到了徐生洲。
读书以来田寿平是一步没耽搁,甚至小学还少上一年,市示范幼儿园、市重点小学、全国重点中学、TOP2,一路青云直上,如今24岁在燕大数院读研三,在同龄人中也算是年轻有为。
可眼前这位大神也是24岁,人家不仅博士毕业、拿到教授职称,还随手攻克了世界七大数学难题之一的霍奇猜想!
这一刻,他真的看到了差距。
要说第二感受,可能是段位压制吧?
虽然徐生洲很年轻,但田寿平从他身上感受到燕大学霸乃至那些老院士带来的巨大压迫感,特别是对方就跟翻书一样哗啦哗啦翻阅自己的论文,让他胆战心惊、浑身长毛。
徐生洲很快翻完田寿平的论文。
单从发表论文的期刊来看,田寿平有1篇CrellesJournal(《纯数学与应用数学杂志》)、1篇NagoyaMath.J.(《名古屋数学杂志》)、1篇Math.Z.(《数学杂志》),堪称华丽亮眼。
但徐生洲吃不准的是,他的导师田子良院士对论文的贡献占多少。
毕竟袁华的《我的区长父亲》也能获得一等奖。
徐生洲闭上眼睛思索片刻,然后问道:“田院士有跟你说过,读我的博士,毕业条件是什么吗?”
田寿平规规矩矩地回答道:“说过。
需要发表1篇‘四大’或2篇一区。”
“有信心吗?”
田寿平抿抿嘴唇:“我会努力的!”
徐生洲又问:“是不是觉得我定的标准有些过高?”
田寿平犹豫了几秒钟:“相对于其他学校其他导师来说,可能标准是有些偏高。
不过徐老师您可是大四就发‘四大’的,导师水平如此,定这个标准也算是合情合理。”
也算是?
徐生洲放下手里的论文:“我知道,一定要发顶刊、发一区,是学术考核制度僵化的体现。
发表在‘四大’或一区上的论文,未必就比发表在二区、三区上的论文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