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夏帕加热炉的发光中断,成为一只热球,一颗温暖的心脏。
略微潮湿的睡袋紧紧地裹着我,埃斯文睡熟了,发出轻微的呼吸声。
黑暗,别无所有。
我俩处在万物的中央,躺在帐篷里安息。
外面,始终是茫茫的黑暗,是严寒,是死亡的孤寂。
我总是第一个醒来。
醒来时如果天还没亮,我就摸黑打燃夏帕加热炉,把一锅昨夜就端进来,现已融化成水的冰放在炉子上。
与此同时,埃斯文照例正在与睡梦进行激烈而又无声的搏斗,仿佛在与天使搏斗似的。
最后他胜利了,坐了起来,迷糊地凝望着我,摇一摇头,醒过来。
我们穿上衣服,蹬上皮靴,卷起睡袋,收拾完毕,早餐也煮好了:一罐滚烫的麦粥、一块热水膨胀成的吉西‐‐米西甜卷面包。
我们吃得很庄重,细咬慢嚼,把掉下的面包屑捡干净,吃掉。
我边吃,火炉边冷却。
然后,我们将炉子连同锅和罐子包裹起来,穿上带风帽的大衣,爬出帐篷,来到露天里。
清晨老是寒气逼人,冷得不可思议。
每天清晨一爬起来就要感叹,怎么这么冷。
如果人受过一次严寒,那么第二次只会觉得更冷。
有时候清晨下雪,蓝色的晨曦久久地照耀在辽阔的冰原上,大多数时候天空却是灰蒙蒙的。
夜间我们把温度计带进帐篷,清晨拿到外面一看,指针往右摆(格辛人的刻度盘是反向走的),快得目光差点儿跟不上,指针显示气温急剧下降,跌到零度到零下60度之间才停住,真有趣。
我们由指南针导向往东行进。
风向一般是从北到南,吹过冰川,似乎整个旅途中风都是从我们的左边吹来的。
风帽挡不住大风,于是我戴上面罩,以保护我的鼻子和左颊。
即使这样,我的左眼仍然冻得整整一天睁不开,我还以为瞎了呢。
埃斯文又是吹气,又是用舌头舔,总算融化了我左眼的冰冻,但我仍然有好一阵看不见东西。
走出大冰川的希望渺茫。
埃斯文说过,大冰川的中心地区有一个高压带,那儿方圆数千平方英里,白茫茫一片,反射着阳光。
我们不在中心地带,但至少在其边缘,位于中心地带与暴风雪地带之间。
暴风雪发自中心地带,狂躁暴烈,方向多变。
北风带来明净晴朗的天气,但东北风或西北风却刮起大雪,或将干燥的落雪吹成明晃剌眼的云团,犹如沙暴或尘暴之类,渐渐落定。
冰地上沙暴蜿蜒曲折,留下白色的天空、白色的空气,太阳隐没,阴影消失,连大冰川上的雪自身也从我们脚下消隐。
中午时分,我们停下来,切下几个冰块,搭成一堵防风墙。
然后烧热冰水,泡湿一块吉西‐米西干粮,喝点热水,有时候水里加少许糖。
随即我们又架好挽具,继续赶路。
行进途中或者午饭期间,我们很少开口说话,因为嘴唇已经冻肿,而且一张开嘴,冷气就袭进来,伤害牙齿、喉咙和肺部。
我们不得不闭紧嘴,用鼻子呼吸,至少当气温降至冰点以下华氏40‐50度时是这样。
气温极低时,呼吸就更困难了,呵气成冰,稍有不慎,鼻孔就会冰封,因为怕被窒息,只好大喘气,弄得肺部如刀绞般剧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