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67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部 第十章(第1页)

武汉危急的时候,陆牧生家随着机关迁移到万县。

这是一个军事机关。

陆牧生在接事的当天就看到了于他不利的各种东西,他觉得他是受了他底朋友们底欺骗:他们曾经允诺他一个独当一面的差事和一个远大的前途,但现在实际的情形完全相反。

他在万县留了一个月,接受了王定和底邀请,辞去了职务。

王定和建立了他底纱厂,需要一个亲信的负责营业的人。

陆牧生家到重庆的时候,蒋家底人们都已经在重庆住下,并且确定了他们底生活了。

武汉沦陷的第二天,陆牧生会到了王定和,傅蒲生和蒋秀菊夫妇。

陆牧生对自己底事情深深地考虑过;一切都以现实的利害来考虑,为了他底家庭和他底儿女,他和社会战斗。

王定和是每次总抓住实力的、冷酷的人。

陆牧生底友谊的努力总不能感动他。

王定和只谈事务,只在他底利益发生了危机的时候,他才提到理想,国家,以及工业底前途。

和他相处是很不愉快的。

前些年,他底鲜明的目标和强烈的个性感动过蒋少祖;现在他变得沉默、枯燥、贫乏了。

好像青春的力量突然地离去了;好像是,对于权力,他不再发生兴味了,他底生活是愈来愈沉重,愈来愈单调了。

他对待别人简单而残忍。

在他底身上,那些官僚的作风,只是往昔的时代底一种遗产,或一种纪念,他渐渐地不再注意它们,并且渐渐地不再注意酬酢和礼仪。

其次,他觉得物质的享受是没有意义的:他除了抽烟再无别的嗜好。

他没有理论,并且不再有任何幻想。

他记得,在往昔,在一.二八前是放荡过的;他是以强烈的意志进行了他底放荡的。

在上海,围绕着物质的享乐,是有一种感伤主义在统治着那些企业家们的:整个的民族工业,在他们,常常是一篇感伤的诗歌。

这个诗歌现在是过去了。

王定和所走的,是一条严肃的道路。

在那些放荡的日子里,和那种感伤的诗歌同时,他心里常常有理想的热情;他曾经信奉过西欧,并短促地接近过基督教。

他底外表慎重而冷淡,在他底周围,没有人知道他底心灵底历史。

他底教条是:永不接近官僚。

现在他颓唐下来了。

他不信任中国能够从事这样的战争,他不信任中国能有出路。

经过了那些风险,经历了这种失望,他底热情消失了。

他承认他只是为了赚钱才工作:为了他底老年,他必须赚更多的钱。

现在确切地信奉起家庭伦常和中国底一切固有道德来了。

他只是自己信奉;他很明白要在目前的社会里实现这个,是完全不可能的。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