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吃食可是各家都有各家秘方的,你想想,人家朱家靠这个吃饭呢,他家包子铺火了多少年,没哪家比他家卖的好。
要是咱们一参就参透其中的秘方,人家也不用混了。”
“关键是,既然要做,就要做好。”
小梨花儿自来是个要强的人,她道,“虽然是打算做些小生意,也不能凑合。
尤其这吃食,好坏人们一吃就吃得出来。
一次吃得不好吃了,人们就不来第二回。
所以,宁可在家多费些工夫,也把包子做得差不好,再去出摊。”
赵长卿笑,“是这个理。”
一时包子出锅,赵梨子端着一个切成四半的包子进来,眉开眼笑地,“姐,你尝尝,卿妹妹做的包子,比咱娘蒸的还好吃。”
出锅他就吃了一个。
杏嫂子笑,“是啊,这有学问的人就是不一样。”
小梨花儿拿过一角,咬一口便笑了,“果然好吃。”
赵长卿也尝了尝,以往她想到上辈子的事只觉着心酸,如今兴许是给小梨花儿的笑容感染的,不觉心酸反是一笑,道,“还是略差些,我再去重新调回馅儿。”
时久不做,手有些生。
小梨花儿忙跟着去了。
赵长卿重调了馅儿,重蒸了包子,拿去给苏先生尝。
苏先生点头,“这回明显要好吃了些,长卿调的馅儿?”
小梨花儿笑,“可不是么,我以前都不知卿妹妹有这样的本领。”
赵长卿笑,“做包子、包饺子都差不多,若是肉的,无非是放些肉桂生姜豆蔻之类的去腥。
再者,花生油也香,在香味儿上又不及芝麻油,故此,再放些芝麻油。
不过,比起朱家包子,还是不及。”
苏先生问,“里面都用什么调的馅儿。”
小梨花儿道,“是啊,妹妹估量着,把配方给我写下来。”
赵长卿提笔写了几样配料用量,小梨花儿接过,给苏先生瞧,苏先生微微点头,提笔又在上面加了几样,斟酌着写上用量,道,“再去试试,我觉着应该还有这几味料。”
直到赵长卿带着赵蓉去参加李明珠的生辰,小梨花儿犹在斟酌包子的配料,倒是做出的包子一回比一回的好了,连凌氏赵老太太吃了也直说味道不错。
凌氏私下对赵长卿道,“你跟小梨花儿交情好是一回事,自己也得多几个心眼儿,她家卖包子,能帮则帮,还是要以课业为重。
我看你这些天都跟她忙活包子,念书上也懈怠了。
看你妹妹,每天用功,这样才能做出好诗呢。”
在凌氏的认知里,会做诗的便是才女。
有了才女的名头儿,对自家女儿是很有好处的。
赵长卿笑,“母亲,我知道的。
这几天我都没再去,梨花儿姐的包子已经做的很不错了。”
凌氏笑,“对谁都好,拿别人的事比自己的事都执重,跟你爹一个样子。”
“亲父女,当然是像的。”
赵长卿笑问,“今天爹爹又去给谁帮忙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