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容辉吓了一跳,赶紧止步,束手等候。
潇璇莞尔微笑,轻轻推门,闪进钻入,一丝内景也不让瞧。
容辉忽见门轴微动,门缝中闪过一道精光,乌溜溜晶莹剔透,正是少女的眼眸,竟有个少女藏在门后偷看。
“是潇璇,还是她的同屋姐妹?”
容辉满心惬意,既然看见了,又觉得全身不自在。
站直了太过严肃,随意了又过轻佻,正手足无措,又听门轴转动,“吱哟”
轻响,潇璇应声走出。
她拎出一只包袱,直接递给容辉,正色嘱咐:“这里面是一套春裳,十五两纹银,你恭恭敬敬地捧给张师傅。
他行医多年,见多识广,你好好跟他学,吃不了亏!”
容辉连连点头应是,捧回包袱,躬身呈给张大夫,正式当了徒弟。
至此以后,凡有人上楼问诊,容辉都在一旁服侍,不避男女。
张大夫只道潇璇有意接济,才给他送了个便宜徒弟。
心存感激,又不想欠她人情,于是没人问诊时,就给容辉讲他周游行医的故事。
三句话不离本行,端的是字字珠玑。
非但无意怠慢,更比一般师傅用心。
容辉看完药典,又对照医书,验证张老讲的故事。
这日遇到疑窦,就拿着家传的医药经典请教张老。
张老如获至宝,爱不释手,主动要求为容辉讲解其中道理。
容辉只觉得书上的经验之谈说到了自己心里,看得十分顺眼。
眼见张老如获至宝,反而觉得他大惊小怪,不由喊了声:“师傅!”
张老连连摆手:“你有所不知,我当年若有这本医术傍身,早已功成名就。”
又向容辉解释:“市面上纵有医书,不过是前人口述加切身经验。
犹如夏虫井蛙,只适行当时当地。
此书以养生为钢,辨阴阳,通四时,疏经络,调内息,归于气候习俗,当真是功参造化。”
又问:“此书当世绝无仅有,一些药方、药材和药性,连我也没听过。
想祖上绝非泛泛,不知怎么称呼?”
容辉一直以为父亲敝帚自珍,不料真是古籍孤本。
又想家里还有一大箱,岂非空入宝山?又想财不露白,于是推给潇璇:“这书是阿姐淘换回来的,您若喜欢,等她下次下山,我再求她多淘几本。”
张老摆手轻叹:“这种抄本,可遇不可求。
所幸有本总纲,与我凭添助益。”
至此以后,容辉每得空闲,就去请教张老。
张老结合自身经历,逐条应正。
许多经验之谈只需稍加推论,就成了能著书立说的道理。
他每讲一段,就叹息一回,只恨自己当年愚昧,没有多想一步。